前几天和一个哥们聊天,也是个创业者,他很有感慨地对我说,奇了怪了,我突然发现自己不插手的项目,进展的都很好,效率都奇高。听闻此言,我哑然失笑,对其结论不赞同也不反对,因为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,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样也挺好,但深究下去,还是不对劲的地方更多一些。
首先不说“我不插手的项目,进展都很好”这是不是是个伪命题。我们可以从几个典型的情况分析来看。如果你是一家成熟的企业,各项规章制度健全,职能也健全,每个人的工作描述也很清楚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天要耕耘,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。那么即使总经理或者创始人离开半年,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事情发生。没有老板的监督,大家心情一放松,工作效率反而有所提升。
但如果是一个初创企业,对于这个问题就真得好好思量一番了,看看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。当然,我们是假设初创企业有各种不健全,大概也许差不多都是靠大家的热情来维持团队的高速发展。如果对于某个项目,你规划的很清楚,和项目经理沟通的也很好,每个细节都交待到位,然后你离开了,也许效率真的很好。但是对于原型项目,你有可能将每个细节都想的很清楚吗?项目经理能完全明白你的意图吗?存疑。
更为关键的是,大多数情况是,你交待的也不是那么清楚,只是有那么个想法,然后你就走了,没插手。于是同事们就很热火朝天地干了,按自己的理解去干了,进展神速,效率奇高。你猛回头发现没有自己,事情也进展的很好,有时还有那么一点儿小小的挫败感(自己没有价值了)或者骄傲感(自己管理能力超强啊,大家很自治啊)。别着急,先别下结论,这背后有些问题我们要先确定清楚:过程良好,结果是你想要的吗?存疑。
根据我的了解,通常的情况是,初创团队的成员都很有热情,都希望证明自己,很有可能在没有和相关利益人深度沟通的情况下就开干了,有时可能连个像样的项目说明书或者执行方案也没有,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。其速度当然快,因为不用照顾其他部门或者同事的利益。殊不知,大多数项目都是和各个部门相关联的,如果是个媒体,做了个好的内容,还希望市场部能多宣传,商务部多变现呢。
所以,一个项目的进度是否快,可能关键点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插手了,而在于团队成员所做的和你所想的是不是一样,大家的目标是否一致,利益是否一致,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设想执行和改进。否则,两个道上的奔马,速度都很快,但是殊途殊归,结果挺惨。
“第三只眼”:
主要由InfoQ编辑专门为微信公众账号自编自写的一个栏目,旨在表明编辑态度及表述平日见闻和思考,期望成为和读者沟通的桥梁。亦接受投稿:editors@cn.infoq.com
今日专栏作者:
霍泰稳,InfoQ中文站CEO,本文首发于他的微信公众账号:精进学堂(zenpark)。他的新浪微博ID:taiwen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本文来自InfoQ微信公众账号:infoqchina
1、回复“今日新闻”,查看今天更新的新闻;
2、回复“今日英文”,查看今天英文站的更新;
3、回复“文章 +关键词”,搜索关键词相关内容;
4、回复“QCon”,了解QCon大会相关信息;
5、回复“活动”,了解最近InfoQ组织的线下沙龙;
6、回复“架构师”,获取《架构师》下载地址;
7、回复“投稿”,了解投稿和加入编辑团队的流程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